最早的拍賣會(Auction)出現在公元前500年的巴比倫(Babylon),當時的拍賣竟是為了賣新娘!為了炒熱氣氛,拍賣會從最美的新娘開始競標,價高者得。而長相普通的女子則被安排在後面拍賣,並從前面美麗新娘的所得中分得嫁妝,確保她們也能順利出嫁。隨著時代演進,古希臘和古羅馬將拍賣用於出售戰利品、奴隸和財產。到了中世紀,拍賣活動一度沉寂,直到17世紀才重新崛起。荷蘭和英國成為現代拍賣制度的搖籃:荷蘭的花卉拍賣和英國的藝術品拍賣,成為當時的代表。
補充: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(Tulip Mania)將拍賣推向高潮。鬱金香球莖的價格被炒到天價,甚至超過一座房子的價值,成為史上最早的經濟泡沫之一。這場狂熱也讓荷蘭成為現代花卉拍賣的發源地。而拍賣槌(Auction Gavel)的出現,則為拍賣文化增添了儀式感。18世紀英國拍賣師用木槌敲擊桌子,象徵成交的權威與公正。如今,拍賣槌已成為拍賣會的標誌性工具,見證了從古代新娘到現代藝術品的千年演變。
.
照片取自於網路圖庫,僅限教學分享使用
_